欢迎访问国医经方年鉴编审委员会官方网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临床应用

不孕症治验一则
发布日期:2024-10-10

不孕症在中医中称“闭经”“无子”等,《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叶玉妹认为不孕症的根本在于“调经”,不孕症患者中多数存在月经不调症状,如周期不规律、经量异常、痛经等,故应当先调经,叶玉妹亦认为调经是成孕的先决条件,分周期调经,调经助孕,以阳中求阴,阴中求阴。

叶玉妹认为治疗不孕症不能一味地补肾,补肾药堆砌往往不能取效,必须通补兼施,辨证得当,才能有效。根据月经周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行经期),进行周期法调经助孕。经后期:此期随着卵泡的发育,雌激素分泌增加,是阴血的恢复和滋长期,采用滋养肾阴的方法。同时配合党参、生黄芪、仙茅、菟丝子、沙苑子、枸杞子、锁阳、石楠叶、石菖蒲等药物补肾填精、培补气血、充盈血海,此期胞宫气血由虚至盈,子宫藏而不泻,肾水、天癸、阴精、气血等渐复渐盛,乃阴长阳消之期。经间期:随着卵泡的发育成熟,雌激素分泌形成高峰,引起卵泡破裂排卵。中医认为此氤氲之期是肾中阴精进一步发展充实转化为肾阳的关键时期。治以补肾活血通络,促使排卵为主。“排卵方”用仙灵脾、肉苁蓉、鹿角霜、龟板等药物活血理气、疏通冲任、协助转化从而促进排卵。经前期:此期是黄体成熟和退化阶段,中医认为此阶段是阴充阳长肾之阳气渐旺,胞宫气血充盈,治应补肾固冲任、益气养血,促使黄体成熟。“促黄体方”常用熟地黄、制首乌、肉苁蓉、菟丝子、山萸肉、覆盆子等药物温阳督脉、补益胃气,促进黄体功能。行经期:中医认为此期是阳气至重,重阳转阴阶段。由于体内阳气日盛,血海按期满盈,经月下行,月经来潮,以通为用、活血理气调经。“行经方”常用当归、川芎、赤芍、香附、鸡血藤、益母草、红花等活血调经,祛除陈旧瘀血,以利于新周期的开始,方能胎安孕成。

叶玉妹师从已故国医大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朱南孙,精于医理,勤于临床,行医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医,现将其治不孕症验案一则整理分享如下。

陈某,女,29岁,2023年8月17日初诊。主诉:未避孕,1年未孕。患者13岁初潮,经期7天,周期28天,末次月经8月13日。结婚2年,于2021年孕五月时,自然流产1胎,后未避孕1年未孕。刻下:神乏易倦,时有腰酸,白带色黄,小腹坠胀,纳食尚可,大便干结,2日一行,夜寐尚安。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辅助检查:B超提示子宫、附件正常,输卵管造影提示子宫正常,双侧输卵管通而欠畅。

诊断:不孕症(肾亏湿阻)。

处方:党参30g,全当归10g,生黄芪30g,茯苓30g,生熟地黄各10g,川芎6g,赤白芍各10g,路路通30g,菝葜30g,鬼箭羽30g,皂角刺30g,白芥子5g,枳实10g,生大黄(包,后下)5g。14剂,每日1剂,分2次温服。

9月15日二诊:未次月经9月11日,经量正常,色暗红,无痛经,药后大便干结稍缓。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虑其经后精血亏伐,肾元不足,法当补肾养血填精。处方:熟地黄12g,白芍12g,首乌12g,女贞子10g,山茱萸9g,麦冬12g,巴戟天9g,党参10g,香附10g,菟丝子12g。7剂,每日1剂,分2次温服。

9月23日三诊:经量正常,色暗红,大便可,夜寐尚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当从阴转阳,促进排卵。处方:熟地黄12g,白芍10g,肉苁蓉9g,女贞子10g,淫羊藿10g,当归9g,巴戟天10g,桂枝9g,香附12g,石菖蒲9g。7剂,每日1剂,分2次温服。

9月30日四诊:无腹痛,大便正常,1日一行,纳可寐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法当补肾通络促孕。处方:黄芪15g,白术10g,山药10g,锁阳10g,巴戟天10g,淫羊藿10g,乌药10g,女贞子10g,丹参12g,菟丝子10g。7剂,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按 青年女子流产后痰湿瘀阻塞,输卵管欠通畅,故难以受孕也。流产耗伤肾气,以致胞脉失养,而难以受孕;气滞则大便干结,同时日久化瘀热,白带色黄,肾虚精亏、脾虚血少则神乏易倦,腰酸。舌苔薄、舌质淡红、脉细乃气血均虚之象。法当理气祛湿、养血通络、化痰通腑、调和冲任。

二、三诊,大量补血药中配伍滋阴药,意在调补经后期精血亏虚之证,同时加入少量补阳药和理气药,意在阴中求阳,鼓舞阳气,行气和血,气血双补。

四诊,用大量补气药配伍温肾药,同时兼顾补阴及调血,意在阳中求阴,以助重阳。后期追踪尿妊娠阳性,成功怀孕。(蒋晓梅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上一篇:肛肠病治验七则

下一篇:五苓散方证解析及临床应用

版权所有:国医经方年鉴编审委员会
北京经方年鉴中医文化中心
联系电话:010-5722-7177

京ICP备202102694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2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