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国医经方年鉴编审委员会官方网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临床应用

甘麦大枣汤合柴胡疏肝散辨治更年期综合征
发布日期:2025-07-24

患者,女,48岁,2025年5月29日初诊。主诉:情绪低落伴失眠半年余。现病史:患者半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精神恍惚,情绪低落,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潮热,心中烦躁,伴乳房疼痛,夜晚睡眠欠佳,严重时言行失常,语言错乱,呵欠频作。外出游玩心情舒适时各种症状可缓解。既往史:近半年月经紊乱,完善相关检查提示性激素未达绝经水平。现症见:神清,精神恍惚,情绪低落,对答欠合理,时悲伤欲哭,乳房疼痛,纳眠欠佳,呵欠频作,小便调,大便少。舌淡红苔少,脉弦细。

诊断:脏躁(心阴不足,肝气失和)。

治法:养心安神,疏肝理气。

方药:甘麦大枣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甘草15g,浮小麦30g,大枣15g柴胡15g,白芍15g,川芎10g,枳壳10g,香附10g,百合30g,酸枣仁15g,柏子仁15g。7剂,日1剂,水煎服,分两次温服。配合心理疏导。

6月8日二诊:神清,精神一般,情绪低落,对答尚合理,仍有悲伤欲哭;乳房疼痛减轻,纳眠改善。遂予加强疏肝行气、安神助眠之药薄荷15g、合欢皮10g。14剂,煎服法同上。

6月30日三诊:诸症均有好转,精神尚可,情绪低落时间减少。调整处方,去除香附、合欢皮。14剂,煎服法同上。并嘱后续随诊,继续调整中药,缓解症状,巩固疗效。

按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云:“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脏躁,类似现代医学的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等情志病。

文中妇人近七七之年,处于围绝经期,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导致冲任二脉气血不足,阴阳失衡。阴血不足,心肝失养:肝藏血,心主血,阴血亏虚则神魂不安,表现为精神恍惚、睡眠不安、心中烦乱。肝失濡养,则气机不畅,情志失调,故见悲伤欲哭、不能自主、言行失常,甚至如“神灵所作”,即现代医学所称的情绪波动、抑郁焦虑等表现。

治以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柔肝。《本草纲目》中称浮小麦有“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虚热”之效,方中重用浮小麦补心养肝,益阴除烦,宁心安神。甘草甘平,补养心气,和中缓急;大枣甘温质润,益气和中,润燥缓急。此方看似简单,但符合《灵枢·五味》“心病者,宜食麦”的理论,三药合用,共奏养心安神、和中缓急之效,尤其适用于阴血不足、肝郁气滞所致的脏躁证。

合柴胡疏肝散加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效。柴胡、香附、枳壳疏肝理气为主,川芎活血行气为辅,体现“气行则血行”的治则。柴胡、枳壳辛散升发,配伍白芍酸收敛阴,防止疏散太过耗伤肝阴。并予柏子仁、酸枣仁、百合加强安神助眠、滋养阴血之效。

二诊患者部分症状缓解,但肝气不舒表现仍明显,遂加薄荷、合欢皮加强疏肝行气之力。三诊见诸症缓解,遂去除部分疏肝行气之药以防截肝阴太过。后嘱继续服药巩固疗效。(谢枫枫  广东省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上一篇:加味桂枝茯苓丸辨治卵巢囊肿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所有:国医经方年鉴编审委员会
北京经方年鉴中医文化中心
联系电话:010-5722-7177

京ICP备202102694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2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