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国医经方年鉴编审委员会官方网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经方医案

环状肉芽肿治验一则
发布日期:2025-07-24

环状肉芽肿是一种慢性良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内丘疹或结节组合扩展成环形皮疹为特征。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与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有一定关联。根据皮损的数量、大小、形状、分布等特点,临床上分为局限型、泛发型、穿通型、皮下型、丘疹型等类型。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禀赋不足,皮肤腠理不密,湿热蕴结,流窜经络,脉道阻塞,气血凝滞,蕴结肌肤而成。故应运用活血、理气、化痰、清热解毒药物进行配伍治疗。笔者运用桃红四物汤和黄连解毒汤治疗本病疗效颇佳,现介绍一则验案,以飨同道。

脱某,男,28岁,2024年8月3日初诊。主诉:背部丘疹、瘙痒2年余。2年前无明显诱因,背部出现散在光滑、硬质丘疹,色淡红,逐渐增多,皮损中心消退,周边轻度隆起,互相融合密集排列成环状,环大小不等,轻痒不痛。在陕西省西安市某医院就诊,检查提示:红细胞沉降率48mm/h,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酶时间测定、免疫球蛋白、过敏原总IgE、抗核抗体测定未见异常,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环状肉芽肿。口服甲泼尼龙片,外用他克莫司软膏,约1月皮疹消退,停药后约2月复发,继服上述药物,皮损消退。2年来服药缓解,药停反复,迁延不愈,皮损面积逐渐扩大。舌红,苔薄黄,脉滑。皮肤科检查:背部多个米粒大、坚实光滑丘疹,成簇,呈圆形或椭圆形环,环大小不等,直径约为1cm~3cm,边缘隆起,色泽淡红或有少许褐色色素沉着,中央扁平,无压痛。

西医诊断:局限型环状肉芽肿。

中医诊断:蝶疮(湿热内蕴,血瘀阻络)。

治法:养血活血化瘀,解毒散结通络。

方用桃红四物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熟地10g,白芍10g,黄连5g,黄芩10g,栀子10g,黄柏10g,紫草10g,陈皮10g,土茯苓10g,莪术10g,赤芍15g,白茅根20g,丹皮15g,连翘10g,白蒺藜10g。10剂,日1剂,水煎服。

8月16日二诊:服药后无新起皮损,大部分丘疹消退变平,皮损颜色变浅,痒消失。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滑弦。上方去白蒺藜,加鸡血藤20g以补血活血、疏经活络,加强清热散结之功。10剂,煎服法同上。

9月2日三诊:皮损明显消退,仅遗留少许褐色色素沉着。为巩固疗效,守上方再继服10剂。随访4月未复发。

按 桃红四物汤以祛瘀为核心,辅以养血、活血、补血、行气,化瘀生新是该方的显著特点。黄连解毒汤具有清热解毒之效,紫草、白茅根清热凉血,陈皮、土茯苓燥湿化瘀、解毒清热,莪术行气破血,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白蒺藜行气活血、祛风止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桃红四物汤具有改善凝血功能的作用,并且能够抑菌、抗病毒、抗炎、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组织异常增生。黄连解毒汤具有抗炎、抑菌、抗内毒素、抗氧化、抗血栓及抗凝血、增强免疫等作用。两方具有多层次、多角度、多靶点的治疗特点,其功效与环状肉芽肿发病机制相对应,所以疗效比较显著。除环状肉芽肿外,其他慢性反复发作的,并且具有增生、肥厚、苔藓样变特点的皮肤病,亦可从养血活血化瘀、解毒散结通络角度治疗。(赵锐华  甘肃省泾川县中医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上一篇:甘草泻心汤加白芍治儿童反复腹痛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所有:国医经方年鉴编审委员会
北京经方年鉴中医文化中心
联系电话:010-5722-7177

京ICP备202102694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2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