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国医经方年鉴编审委员会官方网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经方医案

经方临床治验举隅
发布日期:2023-12-06

高崇

(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中医院,河南南阳)


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集汉以前医学之大成,将祖国医学的医学原理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创立了融理法方药为一体的六经辨证体系。该体系不仅适用于外感病及某些杂病,也适用于中医各科,从而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对“伤寒论”的研究,称其启万世之法程,诚医门之圣书。余临床尝试以方症对应施治,其效尤佳。现举验案数则,以飨同道。

1顽固性偏头痛

李某,女,52岁,农民,2019年3月7日初诊。患者近半年来左侧偏头痛,在县内多家医院就诊,西医诊断为;脑梗塞、脑血管痉挛。给予输液配合中西药、中医针灸等,效果不佳。刻诊:神志清,精神差,表情痛苦,夜不能寐,不呕、无汗、不恶寒、口苦、大便干、小便正常、左侧头痛,疼痛性质为闷疼,舌红苔黄,脉左弦数,右滑大。详询:半年前是否有外感病史?病人诉:有。辨证为:邪阻少阳,郁而化热。

治则:和解少阳,通腑泄热,小柴胡加芒硝汤。处方:柴胡24g,黄芩12g,半夏12g,党参18 g,甘草6g,生姜12g,大枣15g,芒硝25g,(烊化)。3剂,每日1剂,水煎服。

3月10日复诊,头痛缓解,心情舒畅,大便正常,唯感头闷,原方减芒硝继服5剂,症状基本好转,随访未再复发。

步按:《伤寒论》太阳病过经10余日柴胡证仍在者可与小柴胡汤。患者左侧偏头痛,头两侧为少阳经循行路径,少阳郁滞,经气不舒,不通则痛,故头痛,脉弦数,舌红,口苦,少阳证仍在,不呕、大便干结,肠道已有积热,但尚未影响胃气和降,故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芒硝咸寒软坚通腑泄热,经气和腑气通则头痛止。

2荨麻疹

患者,女,25岁,2019年4月20日就诊,患者体质素虚,皮肤荨麻疹年余,口服抗过敏西药,反复发作,一直未愈。刻诊:神志清,精神差,面色白,恶风寒,但后背汗出,小便色白,频数不畅,皮肤红疹呈片状分布发痒,脉细弱,舌淡苔白滑。辨证为:气虚营卫不和,膀胱气化不利。

治则:调和营卫,温阳化气利水,桂枝汤合五苓散加减。

处方:猪苓18g,茯苓18g,泽泻30g,桂枝12g,白术18g,白芍12g,生姜12g,大枣15g,黄芪30g。3剂,每日1剂,水煎服。

4月23号复诊,荨麻疹未再发作,背部汗出好转,恶风减轻,小便频数明显好转,效不更方,继服10余剂而愈。按伤寒论太阳病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说明有一份恶寒就有一份表证,患者虽然患病日久,但太阳证仍在,故仍恶风寒,脉细弱为气虚之脉,表虚风邪袭表,营卫郁滞则发为荨麻疹。舌淡苔白滑为阳虚津不化之舌苔,小便频数不畅为膀胱气化不利所致,后背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行,气化不利加之营卫不和,津液循经外泄故后背汗出,五苓散和桂枝汤加黄芪药证相符,故其效显也。

3胸痹

王某,男,54岁,农民,2017年12月25日初诊。

患者胸中凉疼20余年,每年冬季发作,每次发作于夜晚1~2点,发作时心中凉疼,浑身发凉,如躺冰窟,加被数双,仍暖不热,痛苦不堪。详询发病原因,20年前冬季与家人生气后出门干活,汗出后口渴,随饮凉茶一杯,当晚即发病。后在县内多家医院做全身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在当地遍防明医,间断治疗20余年,皆效果不佳。后经人介绍前来找余诊治。

刻诊:神志清,精神差,面色微青,恶风寒,四肢冰凉,脉沉弦细,舌暗淡,苔黄燥,大便偏干,小便正常。辨证为:寒气互结,心阳痹阻证。

治则:温通心阳,破气散结。方用:大黄附子细辛汤和桂枝去芍药加桂汤。

药物组成:大黄12g,附子50g,细辛9g,桂枝30g,甘草15g,生姜15g,大枣15 g。3剂,每日1剂。水煎服。

12月28复诊,患者喜形于色,诉心中凉疼减半,夜间已不须加被而卧,夜半全身冰凉已缓解,大便通畅,心情舒畅。上方大黄改酒大黄9克继服10余剂而愈,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按此病患者生气后饮凉茶而发病,生气后肝气横逆,遇寒结于胸中,心阳痹阻心脉不畅,故心中凉疼,四肢冰凉。肝气郁结,寒阻胸中,气机升降失常,久则腑气不畅而大便干苔黄燥。大黄苦寒泄下破气,附子、细辛辛散温通,合用荡涤胸中久积之寒邪,并通腑泄热。桂枝、甘草入心经而通心脉,量大效专而力宏,生姜、大枣和胃安中,诸药相和而用,方症相符,效诺桴鼓。

小结:先师张仲景创《伤寒伦》流传1800余年,注家数百,膜拜追随者不计其数。究其原因,先师示我们以辨证之理,用药精妙,药虽寥寥数味,却能含五味,平阴阳,通五脏,开六腑,药少而力专,直达病所祛疾除顽。诚如先师所言:“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见病知源。”

阿胶:

[别名]傅致胶,盆覆胶,驴皮胶。【汉语拼音]ē jiāo

【动物形态]驴,体形比马小,体重一般200kg左右。驴肉的头型较长,眼圆,其上生有一对显眼的长耳。颈部长而宽厚,颈背鬃毛短而稀少。躯体匀称,四肢短粗,蹄质坚硬。尾尖端处生有长毛。驴的体色主要以黑、栗、灰三种为主。中国著名的品种关中驴,体形高大,繁殖力强。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安胎。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胎漏。

①《本经》:“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益气。”

②《别录》:“丈夫小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

③《药性论》:“主坚筋骨,益气止痢。”④《千金·食治》:“治大风。”

⑤孟诜:“治一切风毒骨节痛,呻吟不止者,消和洒服。”

⑥《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并鼻洪、吐血、肠风、血痢及崩中带下。”

⑦《纲目》:“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

⑧《纲目拾遗》:“治内伤腰痛,强力伸筋,添精固肾。”

上一篇:经方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一例验案

下一篇:家传健脾和肝汤治疗胃脘痛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版权所有:国医经方年鉴编审委员会
北京经方年鉴中医文化中心
联系电话:010-5722-7177

京ICP备202102694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2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