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新闻
临床应用
徐某,男,60岁,2014年3月7日就诊。患者2013年10月出现轻微下肢浮肿,1周后渐至下肢高度水肿,腹部肿胀伴腹水,于11月初入住某医院内科,初步诊断肾病综合征,经治疗后水肿减轻并出院。3次前往西安某医院肾内科门诊,因患者拒绝住院进行肾穿刺,门诊以膜性肾病诊断治疗。刻下:患者自觉乏力,尤其下肢明显。余无明显不适。现口服:泼尼松片(5片/d)、缬沙坦胶囊、阿托伐他汀、羟苯磺酸钙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骨化三醇软胶囊。2014年3月6日尿常规:尿蛋白(++++),比重71.030;总蛋白53.0g/L,白蛋白35.0g/L,球蛋白18g/L。舌暗红,苔白,脉沉滑。
辨证:脾肾两虚,水气不化。
处方:茯苓25g,猪苓10g,泽泻10g,炒白术20g,桂枝5g,车前子10g,桑白皮15g,炙黄芪25g,党参10g,炒山药25g,当归15g,女贞子10g,枸杞子10g,炙甘草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用药分析针对脾肾两虚、水气不化的基本病机,方用五苓散加炙黄芪、党参、炒山药、炙甘草健脾益气;加女贞子、枸杞子、当归益肾补虚;加车前子、桑白皮利水泄浊。其中,黄芪与当归同用,还有当归补血汤的方义。处方补脾益肾、化气利水,作为首诊辨证论治的开端。
3月13日二诊:药后乏力略轻。守上方加茯苓皮25g、陈皮10g、生姜皮10g。7剂,煎服法同前。
用药分析上方加茯苓皮、陈皮、生姜皮,又寓五皮饮(少大腹皮)于其中,以增强利水泄浊作用。
3月20日三诊:下肢乏力减轻。舌脉同上,辨证同前。处方:茯苓25g,猪苓10g,泽泻10g,白术20g,桂枝10g,菟丝子10g,沙苑子10g,车前子10g,女贞子10g,枸杞子10g,炒黑豆30g,甘草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用药分析在乏力减轻、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方用五苓散合五子黑豆汤(笔者治疗肾病综合征常用方)。
3月20日至6月4日来诊5次,均以五苓散(改汤)合五子黑豆汤,酌情加入桑白皮15g或白茅根30g,计服70剂。
用药分析治疗慢性病要有方有守。经此治疗,病情稳定,无明显自觉症状。
6月5日就诊:近3个月来,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饮食、睡眠均佳。刻下:无明显症状与不适。停服激素等西药12天。舌淡红,苔微白,脉沉。处方:茯苓25g,猪苓10g,泽泻10g,白术20g,桂枝5g,菟丝子10g,沙苑子10g,车前子10g,女贞子15g,枸杞子10g,炒黑豆15g,炒山药30g,炙黄芪25g,炙甘草5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用药分析行百里者半九十。在病情稳定,停服激素等药之后,针对基本病机的持续治疗才刚刚开始。在笔者的经验中,运用五子黑豆汤合五苓散是一个基本方剂。此次加炒山药、炙黄芪、炙甘草,是在基本方上增加补脾益气的作用。
6月19日就诊:药后平适。当日本院检测尿常规:尿蛋白(+),隐血(±)。肾功能三项正常范围。守上方加当归10g。14剂,煎服法同前。
用药分析上方加当归,与黄芪相配,补益气血(寓当归补血汤方义)。
7月3日就诊:药后平适。守上方减炙黄芪、山药、当归。14剂,煎服法同前。
用药分析上方减炙黄芪、山药、当归,是侧重补益之后,精简方药,恢复基本方剂的使用。
7月17日就诊:小便少量泡沫。无其他临床症状,精神较佳。舌质淡红,苔白,脉沉。处方:菟丝子10g,沙苑子10g,车前子10g,女贞子15g,枸杞子15g,黑豆皮15g,白茅根30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用药分析五子黑豆汤中的黑豆,可以用黑豆皮替代。原因有二,一是临床观察黑豆的益肾可能兼有化气利水的作用?所以,在使用黑豆时,笔者开始尝试用黑豆皮替代,以便进一步观察。
7月31日就诊:药后平适。守上方加茯苓20g、决明子15g。14剂,煎服法同前。
8月4日就诊:守上方再加白术20g。14剂,煎服法同前。
用药分析以上两诊,于五子黑豆汤中加茯苓、白术,增加健脾利水作用;加决明子益阴清热,防止药后化热。
8月28日就诊:近日口干,别无不适。8月27日尿常规:尿蛋白(++),隐血(±)。舌淡红,苔微白,脉沉。
辨证:脾肾两虚,水气不化,微有化热。
处方:茯苓15g,猪苓10g,泽泻10g,生白术20g,桂枝5g,车前子10g,女贞子15g,枸杞子10g,五味子10g,决明子15g,桑白皮15g,白茅根30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9月11日就诊:守上方去桂枝,加菟丝子10g、沙苑子10g。14剂,煎服法同前。
9月25日就诊:守上方加黑豆皮15g。14剂,煎服法同前。
用药分析因近日口干,微有化热伤阴,恐与甘温补肾时久相关,故作适时调整。8月28日处方,用五苓散合养阴五子汤(家父柴浩然先生的经验方,即五子黑豆汤中,去偏于甘温的菟丝子与沙苑子,替代为偏于酸凉的五味子,与偏于甘凉的决明子),再加甘寒的桑白皮、白茅根以清热利水,使处方的药性相对平缓。9月11日处方,则于上方去桂枝,加菟丝子、沙苑子(恢复五子黑豆汤),也是将辛热的桂枝易为甘温的菟丝子与沙苑子,减轻处方的辛热之性。9月25日处方,加黑豆皮替代黑豆。
10月9日就诊:药后平适,口干消失,无临床症状。舌暗红,边红,苔薄白,脉沉微弦。
辨证:脾肾两虚,水气不化,化热伤阴。
处方:茯苓25g,猪苓10g,泽泻10g,阿胶(烊化)10g,滑石10g,车前子10g,女贞子15g,枸杞子10g,生地黄15g,小蓟15g,荆芥5g,白茅根25g,黑豆皮15g,甘草5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用药分析舌质暗红,舌边红,有化热伤阴、夹瘀伤络之象,故本次方用猪苓汤加车前子、女贞子、枸杞子(五子黑豆汤去菟丝子、沙苑子)益肾养阴、利水泄浊。再加生地黄、小蓟、荆芥、白茅根清热利水、祛瘀散血。
10月23日就诊:药后平适。小便泡沫微量或无。舌淡红,苔微白,脉沉。
辨证:脾肾两虚,水气不化。
处方:茯苓25g,猪苓19g,泽泻10g,白术20g,桂枝5g,菟丝子10g,沙苑子10g,车前子10g,女贞子15g,枸杞子10g,鹿衔草15g,黑豆皮15g,白茅根30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用药分析服上方之,化热伤阴、夹瘀伤络症状消失,故又恢复使用五子黑豆汤合五苓散。方中加甘温性平的鹿衔草益肾温阳,增强本方补脾益肾之效。
11月20日就诊:药后平适,守上方加怀牛膝15g,续服14剂,煎服法同前。刻下:无明显自觉症状。当日尿常规:尿蛋白(-),隐血(-)。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处方:菟丝子10g,沙苑子10g,车前子10g,女贞子15g,枸杞子10g,决明子15g,益母草15g,黑豆皮15g,白茅根30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用药分析病轻药轻,病重药重。自觉症状消失,尿检正常。方用五子黑豆汤,加决明子、益母草、白茅根,药轻方减,易于长期服用。
12月4日就诊:守上方加怀牛膝15g。14剂,煎服法同前。
12月18日就诊:药后平适,无小便泡沫,无自觉症状。效不更方,守上方加熟地黄20g、茯苓15g。14剂,煎服法同前。
用药分析效不更方。以上两诊,分别加怀牛膝与熟地黄、茯苓,又寓济生肾气丸方义,以增加补益肾气的作用。
2021年12月8日,患者携妻子就诊。诊毕,患者致谢,自2014年12月就诊后,停药观察至今已有7年,未反复,病情康复良好。
按 本案患者为膜性肾病,起病时下肢高度水肿,并伴腹水。经过西医治疗后水肿消失,但因长期蛋白尿不消,转为中医治疗。本案在中医辨证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本案首诊,仅有全身乏力,下肢明显,伴有蛋白尿。舌暗红,苔白,脉沉滑。突出了脾虚的病机特点。也就是说,慢性肾病的基本病机“脾肾两虚,水气不化”,有偏重脾气虚弱或肾气虚弱的不同,本案属于前者。这是因为,发病初期,除下肢浮肿明显外,伴有腹部肿胀及腹水,说明脾气虚弱、水湿不运的病机较为突出;经过治疗之后,水肿消退,又以全身乏力、下肢明显为主,还是脾气虚弱的病机表现。从“前症”与“现症”结合分析,其脾肾两虚,是以脾虚为主。故首诊辨证处方为四君子汤合五苓散(汤)加黄芪、炒山药、当归、车前子、女贞子、枸杞子、桑白皮,又寓苓桂术甘汤、当归补血汤于其中,突出了补气健脾的治疗方法。继而合以五皮饮,守方治疗。
第二,当药后乏力减轻,脾气虚弱改善,其“脾肾两虚”的病机相当,才改用五苓散(汤)合五子黑豆汤为主,持续治疗近半年的时间,用方155剂。
第三,由于长期使用补脾益肾方药,难免会化热伤阴,出现基本病机偏移肾阴损伤,故于2014年9月、10月之间,使用五苓散(汤)加车前子、女贞子、枸杞子、五味子、决明子(养阴五子汤),以及桑白皮、白茅根;合猪苓汤加车前子、女贞子、枸杞子、生地黄、小蓟、荆芥、白茅根等,侧重于养阴清热。
第四,经过以上治疗方法的调整,病情表现为无明显临床症状,病机回归至“脾肾两虚,水气不化”的基本病机。故从2014年10月之后,改为五苓散(汤)合五子黑豆汤加鹿衔草或怀牛膝等,治疗3个月,至病情康复。
以上的治疗过程提示我们,本案病情相对稳定,病症较轻,治疗难度不大。只要根据病情的轻微变化或病机偏移的具体情况,有主次、分轻重的微调治疗,就能把握时机,取得较好的疗效。
第五,慢性肾病处于隐匿期或恢复期,大多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常常受到“无症可辨”的质疑。对此,我们往往结合病史与治疗过程,以及潜在的基本病机,提出“无症从虚”治疗,是对临床辨证方法的补充和发挥。本案后期的辨证治疗,即以此为依据。
第六,家父总结的五子黑豆汤,是慢性肾病治疗的常用方剂。其中,黑豆具有益肾利水的作用。对于黑豆的炮制,其多年之前强调,若有可能,用童便炒黑豆为宜;若无条件,用淡盐水炒黑豆。现在笔者多用后者,有时也改以黑豆皮替代。本案使用的黑豆或黑豆皮,即是其例。(作者柴瑞霁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本文摘编自《柴瑞霁中医肾病临证经验》,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上一篇:甘露饮加减治小儿慢性鼻炎
下一篇:益气聪明汤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眩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