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方医案
胡国华系上海市名中医、朱氏妇科第四代传人,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五十载,经验丰富,医术精湛。朱氏紫蛇消瘤断经汤是朱氏妇科名方,为已故国医大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朱南孙首创,该方有清肝益肾、软坚消瘤、断经防癌之功效,是治疗阴血亏虚、肝火旺盛型更年期子宫肌瘤、更年期子宫腺肌症、更年期子宫内膜增厚症的验方。笔者有幸师从门下,现将胡国华运用朱氏紫蛇消瘤断经汤治疗更年期子宫内膜增厚验案一则分享如下,以飨同道。
朱氏紫蛇消瘤断经汤药物组成:紫草根30g、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30g、石见穿15g、生牡蛎30g、大小蓟各12g、女贞子l2g、旱莲草15g。方中以紫草和白花蛇舌草为君,紫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其有抗雌激素及抗肿瘤作用。《本草求真》云:“紫草(专入心包肝),甘咸气寒,色紫质滑,专入厥阴血分凉血,血凉则九窍通,二便利……血得寒而凉,得咸而降,得滑而通,得紫而入。”白花蛇舌草可清热解毒、消瘤防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作用。以夏枯草、石见穿、生牡蛎为臣,夏枯草清热消肿散结,《神农本草经》载:“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石见穿可清热解毒、活血通经、消癥止痛。生牡蛎可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本草备要》载:“咸以软坚化痰,消瘰疬结核,老血瘕疝,涩以收脱,治遗精崩带,止嗽敛汗,固大小肠。”更年期患者多阴血亏虚,水不涵木,肝火偏亢,夏枯草和生牡蛎二药同用,功能清肝泻火、平肝潜阳、软坚散结。大蓟、小蓟为佐药,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本草图经》载:“小蓟根……止吐血、衄血、下血,皆验;大蓟根……破血之外亦疗痈肿,小蓟专主血疾。”两者相伍为用,凉血止血,促进断经血止。女贞子、旱莲草为使药,女贞子有补肝肾阴、乌须明目的功效。《本草备要》载:“益肝肾,安五脏,强腰膝,明耳目,乌髭发,补风虚,除百病。”旱莲草补肝肾阴、凉血止血,两者配伍可补肝益肾。朱南孙认为更年期患者多精血亏虚,肝肾不足,在消瘤断经时,还需填补肝肾,以免攻伐太过。《医学入门·妇人门》载:“善治癥瘕者,调其气而破其血……衰其大半而止,不可猛攻峻施,以伤元气。”全方配伍,功能攻补兼施、清肝益肾、化瘀消癥,使瘤消血止,断经防癌,适用于更年期阴血亏虚、肝火旺盛、胞宫癥结者。
胡国华宗原方之旨增加寒水石15~30g为臣药,其认为寒水石不仅可以降火泄热,而且能软坚散结,可谓一箭双雕,增加了断经消瘤的功效。《本草求真》载:“寒水石,又名凝水石……生于卤地,因盐精渗入土中,年久结聚,清莹有棱而成也。味辛而咸,气寒无毒……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又曰,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收之,服此治热利水,适相宜耳。”《本经逢原》载:“寒水石,治心肾积热之上药,治腹中积聚,咸能软坚也;身热皮中如火烧,咸能降火也。”
验案
包某,女,53岁,2024年6月25日初诊。主诉:月经紊乱3月,发现子宫内膜增厚1月。时值更年期,经事紊乱,错后不定,量多如冲或量少淋漓不净。前一次月经时间为4月30日至5月23日,量少,淋漓3周方净。经净后查阴道B超提示子宫内膜厚约14mm,予以服用达芙通(1片/次,2次/日)共10天,后一次月经6月8日至,经量偏多,血块大,稍有痛经,7天净。经后再次复查子宫内膜仍偏厚,约16mm。刻下:焦虑不安,纳可,寐欠佳,大便溏。舌暗,边有齿印,苔白厚腻,脉细软。辅助检查:5月27日阴道超声提示子宫内膜14mm,回声欠均匀。6月19日阴道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厚16mm,内见高回声28mm×14mm×13mm。既往史:曾有2次诊刮术,病理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息肉。
处方:紫草18g,白花蛇舌草18g,煅牡蛎30g,女贞子9g,墨旱莲12g,花蕊石18g,浙贝母9g,炒芡实9g,炒薏仁30g,川断12g,夜交藤18g,酸枣仁9g。14剂,水煎服,每日2次。
7月23日二诊:末次月经7月4日至,经量及血块均减少,无痛经,7天净。经后复查内膜较薄,内膜息肉亦较前缩小。刻下:精力渐充,纳可,寐欠佳,大便调。舌暗淡,苔薄白,脉细弦无力。辅助检查:7月19日阴道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厚5.4mm,子宫内膜息肉可能10mm×5mm×11mm。处方:紫草18g,白花蛇舌草18g,生牡蛎30g,寒水石15g,女贞子9g,墨旱莲12g,生薏仁18g,浙贝母9g,花蕊石18g,川断9g,杜仲9g,生龙齿15g。14剂,煎服法同上。
8月6日三诊:末次月经8月3日至,经量中等,血块少,肩颈项背不舒,纳可,寐早醒,便调。舌淡暗,苔薄白,脉缓无力。处方:紫草18g,白花蛇舌草18g,生牡蛎30g,寒水石15g,生薏苡仁18g,花蕊石15g,续断9g,杜仲9g,浙贝母9g,益母草18g,葛根18g,伸筋草18g。14剂,煎服法同上。
8月20日四诊:末次月经8月3日经量正常,血块少,无痛经,7天净。颈项不舒,情绪渐畅,健忘,夜寐欠佳,大便调。脉缓无力,舌淡暗苔薄白。处方:紫草18g,生牡蛎30g,夏枯草9g,花蕊石15g,女贞子9g,墨旱莲12g,桑椹9g,枸杞子9g,仙灵脾9g,浙贝母9g,淮小麦30g,益母草18g。14剂,煎服法同上。
随证加减治疗2月后经事转常,复查子宫内膜转薄,且内膜息肉缩小。
按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指出了女性衰老的自然规律。更年期妇女因年龄逐渐增长,脏腑功能渐减,肾气渐衰,精血不足,天癸亏竭;肾虚封藏失职,冲任失固不能制约经血而致崩漏。更年期子宫内膜增厚常出现月经紊乱,经断复来,或淋漓不尽,或崩下不止等症状。本患者时值更年期,经事紊乱,崩漏不止,焦虑不安,辨证当属肾虚肝旺,瘀滞胞宫。肾阴不足,相火妄动,热扰冲任,迫血妄行,冲任不固,故崩漏不止。肝郁日久,致气滞血瘀,瘀阻胞宫胞脉,瘀久成积,故导致子宫内膜增厚。治疗原则以消瘤断经防子宫内膜病变,方选朱氏紫蛇消瘤断经汤化裁,方中紫草、白花蛇舌草、夏枯草、牡蛎、寒水石等凉血断经贯穿始终,佐以女贞子、墨旱莲补益肝肾,以免攻伐太过。以朱氏紫蛇消瘤断经汤随证加减治疗2月经事转常,复查子宫内膜转薄,且内膜息肉缩小。效果显著,继续守方调治改善更年期诸症。(徐海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上一篇:房定亚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案
下一篇:四逆汤治急性髓系白血病高热不退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