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国医经方年鉴编审委员会官方网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经方医案

甘草泻心汤化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发布日期:2025-07-14

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一种在口腔黏膜上反复发作、具有周期性的局限性溃疡病变,病程迁延难愈。该病在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中医将其归为“口疮”或“口糜”。

江苏省扬州市名中医、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金殿春认为,该病的核心病机在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或劳逸失度导致脾胃功能失常。这种失常表现为气机失调、中焦壅滞,或阴阳失衡、寒热夹杂、上盛下虚。金殿春在临床实践中强调以调和脾胃气机、平衡阴阳、协调寒热为治疗原则,常以甘草泻心汤作为基础方灵活化裁,取得了显著疗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整理其验案一则如下。

曹某,女,30岁,2024年12月10日初诊。患者诉口腔溃疡频繁发作1年余,好发于舌尖及唇黏膜,疼痛明显,每月发作约3~5次。曾使用西瓜霜等多种外用喷剂,效果不理想。本次发作已1周,现症见舌尖、唇黏膜及颊黏膜出现多处淡黄色或淡红色溃疡点,周边色泽或红或白。伴随症状包括畏寒,口干,口苦,食欲不振,睡眠欠安。大小便基本正常。舌质红,舌苔白腻微黄,脉象弦滑。平素体健。

西医诊断:复发性口腔溃疡。

中医诊断:口糜(寒热错杂证)。

治则:平调寒热。

方用甘草泻心汤加减:生甘草15g,炙甘草15g,黄连2g,干姜3g,炒黄芩10g,法半夏10g,黄芪20g,炒海螵蛸20g,白及15g,土茯苓15g,蚕沙10g(布包),马勃5g(布包)。7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温服。嘱调整作息,调畅情志,忌辛辣油腻生冷。

12月18日二诊:服药后溃疡明显减少,唇部尤著,疼痛减轻,畏寒好转,口苦消失。舌稍红,苔腻改善,脉弦滑。口干仍显。上方加石斛15g。7剂,服法同上。

12月26日三诊:口腔溃疡愈合,口干、口苦、形寒等症基本消除。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继服二诊方7剂巩固。随访2月未复发。

按 本病例辨证属寒热错杂证。其病机核心在于患者素体阳气不足,脾胃失于温煦,运化功能减弱,导致湿浊停滞中焦,日久化生内热,加之生活作息紊乱、睡眠不安,致使心火亢盛,最终形成心脾湿热之证。因此临床表现为口苦、食欲减退,且舌质红、苔白腻微黄、脉象弦滑。热邪上扰熏灼口腔黏膜,故而引发溃疡。治疗原则应以调和寒热为主。

金殿春运用甘草泻心汤加减的独特之处在于同时使用生甘草与炙甘草,且剂量较大。生甘草味甘、性平偏凉,功效侧重于清热解毒、滋养阴液;炙甘草则性温,擅长温中补益、调和诸药。二者配伍,既能清泄心脾郁结之热邪,又可健运脾气、补益中气,达到祛邪与扶正兼顾、协调阴阳平衡的目的。方中黄连、黄芩两药,主要发挥清热燥湿、解除郁热的作用。法半夏与干姜协同,旨在温通中焦阳气,化解湿浊阻滞,恢复脾胃升降之机。炒海螵蛸、白及、黄芪三药合用,具有止血生肌敛疮之效,可加速溃疡修复。土茯苓、蚕沙、马勃则共同起到清热解毒、调和气血、和胃化浊、消肿止痛的功效,有助于改善口腔局部气血循环,促进溃疡面的恢复,减轻红肿疼痛等局部症状。全方药物组合精当,寒温并用,辛开苦降,共奏平衡寒热、攻补兼施之效。二诊时患者口干未缓解,故加用石斛以增强滋阴清热、生津止渴之力。至三诊时继续巩固疗效。

金殿春特别指出,若需持续高剂量应用甘草,应警惕可能引发水肿等不良反应,对高血压患者亦存在潜在不利影响,故此类患者用药剂量需审慎权衡。此外,应通过合理膳食、规律作息、调节情志以及适度运动来增强体质,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杨晓明 时乐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上一篇: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症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所有:国医经方年鉴编审委员会
北京经方年鉴中医文化中心
联系电话:010-5722-7177

京ICP备202102694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2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