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方医案
王家长
(西藏白朗县渝北便民诊所,西藏白朗857300)
【摘要】当归四逆汤出于《伤寒论》第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352 条: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具有温通养血、温化寒饮之功,故广泛运用于血虚寒凝、寒饮内停所致头痛,血管病变,寒疝等因“内有久寒”的许多病证,具体论述如下。
【关键词]当归四逆汤;内有久寒;头痛头晕;雷诺氏病;干燥综合征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出自《伤寒论》,方剂组成及煎服法如下:
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通草二两,桂枝(去皮)三两,细辛三两,生姜(切)半斤,茱萸二升大枣(擘)二十五枚。
上九味,以水6升,清酒6升,和煮取5升,去滓,分温5服。
《伤寒论》中记载相关条文。
《伤寒论》第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伤寒论》第352条:“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方中当归甘温补血通脉,通草通利血脉,细辛温化寒饮,《神农本草经》谓:“主……百节拘急,风湿痹痛,死肌。”吴茱萸温中化饮,合生姜止呕,故本方具有温通养血、温化寒饮之功,治在太阴,当属太阳太阴合病。1“本条只言内有久寒者,未详其证,但由所加吴茱萸、生姜观之,当不外有阴虚寒的心腹剧痛、呕逆、头痛等证”当以手足厥寒,脉细,心腹剧痛,呕逆,头痛者使用本方。
《汉方诊疗医典·汉方医学的立场节》[2谓: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对于古人所称的疝证之中,具有如此的症状者,用之有显著的效果。
1.以循着慢性经过的疼痛为主诉,症状会由于寒冷而增甚。
2.疼痛以腹痛为主诉,尤其多见于下腹部(少腹),有时会兼起腰疼、背痛、头痛、四肢疼痛,且有虚冷症。
3.疼痛的真相,多为近代医学的检查,未能明确知道者为多,有被诊断为神经性的倾向。
4.脉以小或沉小,或沉小而迟,或沉弦等为多。腹诊上,在下腹部的左右与或左或右的部位,会有压痛者为多。右边要比左边多。腹壁有软弱而却乏弹性者,与腹直肌紧张者,没有一定,但是为虚性且为寒性。
5.疼痛是属抽痛的状态者为多,疼痛限于一个部位者甚为罕见。
6.以由于肝经变动所引起的症状为多,且壮年的女性较男性为多。
7.一般认为于此病的发病有关者,是为子宫刮除术、流产、分娩、子宫及其附属器的手术、虫垂炎(指囊尾炎)、腹股沟疝的手术、肠闭塞的手术、腹膜炎外伤、荷尔蒙的滥用等,而属于医源病者宜为不少。
《类聚方广义》[3]谓:治当归四逆汤证,而胸满,呕吐,腹痛剧者。
《类聚方广义》1谓:治产妇恶露绵延不止,身热头痛,腹中冷痛,呕而微利,腰脚酸麻或微肿者。
由是观之,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可广泛应用于血虚寒凝、寒饮内停所致头痛,血管病变,寒疝等因“内有久寒”的许多病证。临证只要辨为太阳太阴合病,其人内有久寒、脉细者,不管头痛、腹痛、寒疝都有较好的疗效。
举例说明如下:
1.王某,女,35岁,2017年10月11日初诊。主诉遇冷就剧烈头痛,已经10年余,开始几年服止痛药物会止痛,但近段时间发作越来越频,疼痛也越来越严重,风吹时,自己感觉冷到头中,伴头晕,呕吐,四肢不温,脉弦细,舌淡,苔白滑。辨为太阳太阴合病,寒饮久留,上冲头痛,给予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15g,桂枝15g,白芍15g,白细辛8 g,大枣4个,吴茱萸10g,生姜5片,木通10g,炙甘草6g,5剂水煎服。2017年10月16日,复诊病情已经明显好转,仍有头痛,但轻很多,四肢仍不温,头晕消失,呕吐停止,继以原方调治,共服15剂,长达10多年的头痛,宣告治愈,随访2年未复发。
2.25岁的年轻藏族男性,2015年10月20日初诊,双手发凉,两手发黑至手背,已经1年有余,摸之双手,冰冷不温,脉沉迟,舌淡。诊断为雷诺氏病,给予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20 g,桂枝15g,白细辛8g,木通15 g,吴茱萸10g,生姜5片,大枣4个,白芍15g,炙甘草6g。10剂水煎服,并属其注意保暖。2015年11月2日复诊,双手已经不见发黑,颜色恢复正常,四肢仍不温,继用原方5剂。而速愈此病,实感经方的疗效出奇,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3.肖某50岁,女性,成都某知名医院诊断的干燥综合征,已10余年,多方求治无效,于2016年3月12日初诊,病者自诉口渴无津,但漱水不欲咽,咽干,眼干,问其服药史,根本不敢服石膏类方剂,因为一服就会舌头出血,诊其脉沉细欲绝,于是我就用诸温补生津之类方剂治疗约6个月,病不增也不减,舌面干燥,扪之一点水也没有,万般无奈之时,发现时刚值10月下旬,病人就出现冻疮于两手背,虽然西藏日喀则的天气较冷,但10月下旬,也不至发冻疮,脉又沉迟而细,因思考其人内有久寒,经脉不通,遂书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更加附子。
附子20g(另包先煎),当归20g,桂枝15g,白细辛8g,木通15g,吴茱萸10g,生姜5片,大枣4个,白芍15g,炙甘草6g。
因心中无把握,只予2剂,10月20复诊,病人十分高兴,说有点口水了,检查舌面干燥明显减轻,既效就不更方,再予5剂,服后可见口中已经比较湿了,扪之湿指,于是再进5剂,病者已经不感口渴,咽干,眼干。随访2年未见复发。但当时出现耳鸣症状,患者后怕,自动停药,过段时间耳鸣自动消失。由此病例可以看出,干燥综合征的病因应该有经脉不通的因素,值得研究。由此病例再一次让我感受到了经方之神奇,竟然愈此疑难病证
小结: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具有温通养血、温化寒饮之功,临床广泛应用于“其人内有久寒的各类病证,临证具六经辨证,只要辨为太阳太阴合病,寒饮内停、头痛、腹痛、寒疝等病都是本方的适应证,使用本方时一定注意脉象,脉细可作为使用本方的一个依据。
参考文献:
[1]冯世伦,张长恩.解读张仲景医学·经方六经类方证,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2]大琢敬节·失数道明·清水藤太郎.临床应用汉方诊疗医典,吴家镜,译,大众书局,
[3]日尾台榕堂,类聚方广义,学苑出版社,2009.
[4]日尾台榕堂,类聚方广义,学苑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王家长(1972.7)男,汉族,重庆市人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渝北便民诊所。学历:大专;职称:主治医生;研究方向:经方医学。
下一篇:经方临床运用三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