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国医经方年鉴编审委员会官方网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经方医案

小剂量大柴胡汤治疗天行赤眼案
发布日期:2025-02-06

李某,男,54岁,因“双眼红、痛、痒、分泌物增多5天”于2024年12月24日(冬至后3天)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就诊。患者于5天前喝酒后出现双眼白睛色红、眼痒、分泌物增多等不适症状,无视力下降、无明显眼部疼痛等不适,未予特殊处置。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多年,坚持服用药物控制。刻下:双眼红肿伴有轻微疼痛不适,畏光,分泌物增多,身高1.70米,体重104.6公斤,形丰,小便涩,大便不畅。舌红,苔薄黄腻,脉沉弦略数,睡眠不安。视力:右0.6,左0.5。眼压:右21mHg,左28mHg。眼科检查:双眼眼睑肿胀、开睑受限,结膜充血(++)、水肿,结膜囊内可见大量黄白色分泌物,角膜透明,前房中深,房水清,瞳孔圆,直径约3mm,光反射存在,晶体轻混,小瞳下眼底窥不清。

诊断:西医诊断为结膜炎、高眼压症?中医诊断为天行赤眼(肝火上炎)。

治则:清泻肝胆,行气消滞,泻热和胃,引火下行。

方用大柴胡汤减量加味:北柴胡 9g,大黄3g,黄芩6g,姜半夏6g,白芍9g,生姜6g,金钱草12g,牡丹皮6g,麸炒枳实6g,决明子12g,桑白皮12g。4剂,免煎颗粒,沸水冲服,嘱每日早中晚饭后各服用1次,2天3剂,隔2日复诊。

12月25日复诊:患者认为自己身体强盛,自作主张在取药当日连续服用3剂,大便数次,小便正常,夜晚睡眠改善,并要求继续开方,考虑患者身体虽然盛壮,但形盛气虚,寒热错杂。用寒远寒,时值冬月,大柴胡汤属清疏之剂,药力太猛,机体正气亦会随之损伤,故该方用量相对较小,约为平时处方用量的三分之一,另中医临床治疗有“留白”之说,笔者耐心与患者交流,眼睛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虽然患病后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但缓不济急,万不可急于求成,严防闭门留寇,静候机体正气复原有利于驱除邪气,并叮嘱患者,余下的1剂药物,一定要分为2次服用,次日复诊。

12月26日三诊:患者眼部症状消失,进入正常生活状态。刻下:双眼无明显不适,体重101.2公斤,小便正常,大便不成形,睡眠可。舌淡,苔薄嫩,脉沉濡。诊断:肥胖(脾肾阳虚)。治以温肾健脾、通阳利水,兼泻余热。方用五苓散加味:桂枝6g,白术12g,赤芍15g,茯苓15g,泽泻12g,金钱草15g,丹参15g,桃仁9g,大黄3g。7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午饭后服用。

按 《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谨候气宜,无失病机,此之谓也”。即立足天人合一的观点,探讨六气变化对人体脏腑机能的影响,明代医家傅仁宇谓:“内经曰: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火郁内发,致有斯疾……目疮疣,皆因君火司令,燥火热邪所致,宜温宜凉,随症施治可也。”(《审视瑶函》)2024年为甲辰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五之气为少阴君火加临阳明燥金,虽患者发病时令处于终之气寒湿为主,五之气燥热未尽,久居于西北燥证之地,燥易袭肺,肺热叶焦,乘肝则肝气郁,肝气郁则气血壅,气血壅则上下不通。肝开窍于目,燥热承袭,则目赤。患者形盛气虚,痰湿内生,终之气寒湿为主,寒湿叠加,郁滞化热,阻滞气机,肝肺升降失职,心肾相交不及,心肝之火上炎,上盛下虚,寒热错杂,出现目赤肿痛、分泌物增多,心神不安,悸动时作,眠差,小便涩,大便不畅等不适症状。

该案病机为气机上下不利,心肺之气下降不及,肝胃之气郁滞化火上炎于目,故大柴胡汤轻用取其清解疏利之义,与大柴胡汤常规治疗少阳阳明合病之通下腑实不同,取大柴胡汤常用剂量的三分之一,重在疏利气机、交通上下。方中柴胡和解表里,枳实行气散结,白芍柔肝缓急,枳实、黄芩、生姜、姜半夏、白芍合用清肺热、降胃气、去热结、除烦痛、消痞满。该案患者形体丰盈,即所谓肥美之人,必数食甘美,甘者令人中满,肥者令人内热,经大柴胡汤疏利清解则痞满得除,郁热得清。桑白皮甘、辛、寒,归肺、脾经,《本草纲目》云:“泻肺,降气,散血。”黄芩苦、寒,归肺、心、肝、大肠经,《滇南本草》言其能“上行泻肺火”,两者合用清泻肺热。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肝泄热、凉血散火,金钱草味甘、咸,性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利湿退黄、解毒消肿,大黄旨在清泻胃热,决明子清热泻火,釜底抽薪。诸药合用,共奏清泻肝胃郁火之功。第二次来诊因患者倍量服用药物,机体正气难以快速恢复,嘱患者注意休息,加之甲辰年终之气寒湿行令,气机运行不利,需静候时日。三诊,患者病已向愈,给予五苓散温肾健脾利水,加金钱草、丹参、桃仁、大黄行气祛瘀,兼去余热,除邪务尽。

大道至简,道法自然,一症一药,一病一单,一证一方,药必精专,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方可事半功倍。首先该案患者病发甲辰年冬月终之气,寒湿为令,审其病机,病者脾肾阳虚为本,形体丰盈,数食甘美,居于燥邪弥漫之地,气机不利为其基本病机,大柴胡汤轻用疏解清利,清肝泻热、疏肝和胃,气滞得理,郁热得泻,阳明自和,目病得解,用寒远寒,又寒热错杂,故大柴胡汤轻用,引火下行。该案患者治疗2日体重下降3.4公斤,可见所谓四两拨千斤之功。

另,《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无毒,留一分,给机体自己康复,凡事,要留有余地,方寸之地彰显天地之阔,在治疗上称之为“留白”法,就是启动程序,点到为止,给机体留有正气修复的时机,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方可决胜于千里之外,最后扶正祛邪,治病求本,同时与患者耐心沟通,制定体重下降计划,争取每年下降体重10公斤,3年达标,缓缓收功,以图长治久安。另外临床治病需时时关注患者的情志疏导,给予关爱,利于疾病向愈。(茹立良 于福华 张秋兰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王晓斌 毕金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人民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上一篇:柴胡桂枝汤治经行感冒案

下一篇:辛开苦降法与半夏泻心汤

版权所有:国医经方年鉴编审委员会
北京经方年鉴中医文化中心
联系电话:010-5722-7177

京ICP备202102694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2076号